close
【真正核心與身體控制的表現】【推廣版】
【跑步健康、成績和身型】
【撰文作者:何中仁 2015/5/5】
【跑步健康、成績和身型】
【撰文作者:何中仁 2015/5/5】
*肯亞選手的觀察
觀察肯亞世界級男女長跑選手,歐洲頂尖全面型自行車職業車手,有著肌力、肌耐力、爆發力、協調性的全面表現。
他(她)們沒有肌肉外觀很發達的大小腿,也不會在某部位的肌肉,有特別明顯的突出。
大小腿均衡分配且結實,肌肉型態是拉長有張力的。
他(她)們的大小腿雖然瘦,但不是一般只控制體脂的瘦,更不是沒有運動,很少出力的瘦腿。
其外觀視覺雖瘦長,內在卻有極佳的腿型空間,仔細觀察會發現,大腿是立體、飽滿、有張力的,如最平衡的立體圓柱。
大腿骨都在正位,膝蓋鮮少左右上下偏移,腿型不會越跑越 O 型,或越跑越 X 型等綜合問題。
正面站立不動,膝蓋骨不會往內鎖死,往後側壓退。
這些也是我之前常提醒,對許多運動項目而言,談到整體核心與內在力量精髓時,「肉厚力拙」的省思。
這種極致的雙腿,外觀發達度不起眼,卻有全面「力」的驚人表現。
來自身體正位,四肢正位,整體深層核心控制下的四肢運用。
觀察肯亞世界級男女長跑選手,歐洲頂尖全面型自行車職業車手,有著肌力、肌耐力、爆發力、協調性的全面表現。
他(她)們沒有肌肉外觀很發達的大小腿,也不會在某部位的肌肉,有特別明顯的突出。
大小腿均衡分配且結實,肌肉型態是拉長有張力的。
他(她)們的大小腿雖然瘦,但不是一般只控制體脂的瘦,更不是沒有運動,很少出力的瘦腿。
其外觀視覺雖瘦長,內在卻有極佳的腿型空間,仔細觀察會發現,大腿是立體、飽滿、有張力的,如最平衡的立體圓柱。
大腿骨都在正位,膝蓋鮮少左右上下偏移,腿型不會越跑越 O 型,或越跑越 X 型等綜合問題。
正面站立不動,膝蓋骨不會往內鎖死,往後側壓退。
這些也是我之前常提醒,對許多運動項目而言,談到整體核心與內在力量精髓時,「肉厚力拙」的省思。
這種極致的雙腿,外觀發達度不起眼,卻有全面「力」的驚人表現。
來自身體正位,四肢正位,整體深層核心控制下的四肢運用。
*活絡核心,正位身體,步伐輕盈
許多人在學肯亞選手的輕盈步伐,或先買跑步書來看,訓練的順位和觀念,其實有所誤解。
因為第一順位,並不是練跑步的姿勢和方法。
而是要從非跑步的訓練,透過專業指導,調整身體往正位進步,活絡脊柱骨盆深層,使核心整體肌群,得以強化。
身體控制才能提升,在四肢還沒啟動前,整體核心肌群已經準備就緒,四肢才會變輕!
或許您會覺得,肯亞選手有練這嗎?
問題就在,我們是被破壞的文明身體,立基點在還沒跑前,就有很大的差距!
要身材、成績和健康,第一件事就是要提升基礎點,重要於練跑步法!
記得,所有跑步的姿勢和方法,運動科學的研究,都是以最正確的人體為理論依據。
重點就在,許多人的身體,都不在正確位置上,您優先要做的,不是外求方法和跑步姿勢,而是先面對您還沒跑步前的身體位置。
身體陪伴太久,若無法往內覺察,重新請教專業,審視自己的身體,是不會知道自己有問題。
* 軀幹本體不健全,費力四肢
未經大破壞的軀幹空間,才可有效率的管理四肢,這樣的身體控制,對肯亞選手來說,是很自然就做得到的事。
而我們被文明所破壞的脊柱骨盆軀幹本體,一旦四肢要開始使用或開始動作,就沉睡整體核心,優先啟動四肢。
從日常抬手取物、撿拾地上物品、如廁坐下站起、洗碗、坐在電腦前打電腦、騎機車、等公車.......等,都可看出錯誤身體控制的端倪。
長期過度使用四肢,外放施力,拉扯本應往整體軀幹,穩定附著,關節不緊張,肌肉有張力彈性的四肢。
進而退化軀幹本能,從各個面向壓縮脊柱骨盆空間,破壞椎間盤健康等。
* 重視外力,腿力凌駕軀幹,本末倒置
事實上,這些優秀的跑者,就算個子不高,步幅卻仍如此漂亮。
之前電視有報導一個國內的活動,請愛好慢跑的民眾上跑步機,將速度調很快,身上綁保護帶,以防摔倒,體驗肯亞世界紀錄保持者的均速。
相當值得省思!
雖然有著有趣和行銷的成份沒錯,但人體終究要面對必須面對的事實。
如此,只會加深跑步者,認為關注的重點,就在多練那雙腿,誤以為肯亞選手,就是單靠那雙腿跑出來的。
練習方法,除了努力跑,還是努力跑,卻不知人體根本沒建立,又要做跳級的訓練量和身體控制負荷,身體會越跑越失衡。
而當人都往外求時,多會執著在某些點,是很難察覺自己身體慢慢變不好的。
這也和文章後面會提到的腿型習習相關。
*整體核心肌群緊繃,拖累下肢
有空大家放下跑步的認知,有意識的實驗走路,極盡所能大步走,走一圈操場就好。
看許多人是不是會感覺整條脊椎、腰、髖、甚至頸等,有被拉扯,卡卡不順,甚至會不適的感覺。
膝蓋、腳踝、腳跟有沉重的頓點。
越來越感覺,每走一步,就好像被脫拉一次一右褲管和腰帶,脫拉一次左褲管和腰帶。
越走越不穩,越走越小步。
事實並非大步的問題,若改為有意識地走很小步,放鬆下肢關節,專注在肌肉,專注在脊柱拉長,骨盆穩定,專心向前看。
許多人會覺得很彆扭,五分鐘不到,就會開始卻走越沒耐心。
不專心就會走得偏來偏去,左右腿、左右腳、中心身體,一直要錯亂或不平衡起來。
本來要練習放輕膝蓋、腳踝等關節,由整體軀幹帶動下肢前進,沒多久光影,大小腿就一直要沉重起來。
腳掌著地面的壓力,會集中在內側、外側或某側,從鞋子底部磨損的變化,腳皮長多的位置,都可略探一二。
人從不曾納悶,走路是人類進化後最重要的基本能力,怎麼會有這麼多問題。
但若改為跑一圈,卻可以跑得感覺比較穩,步伐也可跨出,步幅也可維持。
也從沒察覺什麼叫每跑一步,就好像被頓拉一次右腿,頓拉一次左腿。
從沒察覺自己整條脊椎、腰、髖、甚至頸等,處處充滿壓力。
不知人走路或跑步會有正常上下的幅度,原來是來自不緊繃緊張錯位的脊椎,漂亮彎曲幅度的柔韌彈性。
而非如多數人,是因為下肢沉重接觸地面,而產生的頓點。
為何跑步卻比走路容易專注身體,且問題感受較少。
其實,並非跑步比走路容易專注身體,許多人長期累積存在很多問題,只因為身體的覺察和注意,不在那樣的區塊,也鮮少有人提醒。
人早已習慣優先用腿力和外在力量,習慣那脊柱、骨盆、橫跨髖部等總體核心深層肌肉的緊繃緊張和縮短。
習慣身體位置的左右前後壓縮,這種慣性的感覺,使人覺得用力在下盤和下肢是一件很正常的事。
習慣跑的用力,掩蓋本來走路就有的問題。
選手或一般參賽的概念亦同,若長跑只優先或只著重腿部肌力、肌耐力、體力、 技術的訓練。
許多國家的好選手,或許少數被苦練出來,但頂多久久出現一個,但出現在頂端高峰後 ,沒幾年,成績就退得很快,或成績始終無法再突破。
*身體位置,核心與身體控制之本
身體位置,是內外肌肉、骨骼高效率平衡運用的重要因素!
身體位置,是總體核心肌群得以收縮正常,不緊張緊繃,發揮強大功效的根本!
身體位置,是身體控制發揮極致的根本,是脊柱骨盆得以正位收納四肢,降減四肢優先費力使用的關鍵之一!
身體位置,是真正良好呼吸和健康的重點,不會心肺看似良好,安靜心跳低,但安靜呼吸測試卻緊張又短促,不會心肺看似良好,臟器卻已損傷斑駁!
身體位置,是肯亞和非裔選手在奧運和世界級正式比賽有頂尖成績,其國內非頂尖選手,來台灣仍可囊括獎牌獎金的重要原因之一!
回歸最原始人體的認識,才是跑步技術、體能訓練,科學化訓練方法等,重要的強大基石!
* 孩提思考,豹的省思
事實上,所有人在孩提時代,都懂得用軀幹帶動四肢,雖然走路還踉踉蹌蹌。
仔細觀察,不難發現,所有小孩,都是用軀幹帶動下肢前進的。
脊柱骨盆也飽滿有空間,雖然整體核心肌群還沒開始,長成到成熟階段,但本質是良好的。
而豹,是世界上 屬一屬二的快腿,跑姿漂亮又順暢,藉由強大的軀幹延伸與控制,帶動四足的最大發揮。
進化後,人的四足關節線,並沒有跑掉,也可模仿四足動物的四足跪姿,展現人體脊柱骨盆正位的重要。
人若能回歸根本,藉由軀幹核心的管理與控制,四肢才能發揮最大
* 什麼樣的訓練觀念,就會造就什麼樣的身型和腿型
由於脊柱、骨盆、橫跨髖部等總體核心肌群,無法正確管理下肢。
運動和活動,就會過度依賴外在肌力,累積下肢肌肉骨骼張力,往下拖拉擠壓。
或必須有較顯著的肌肉外觀,才能應付長跑強度、時間、份量的相對腿型。
繼續本來的運動,只會日益加深,所有不健康的綜合病症,不論四肢關節,骨盆,每節椎體,和身型腿型的問題。
身型腿型好,成績有差距,不是沒有原因,也絕非僥倖。
長期對的身體位置和身體運用,造就對的人體平衡空間。
肯亞頂尖選手的大小腿,是被脊柱骨盆 "往上拉提修長控制的" , 而不是腿把人的脊柱和骨盆往下拉,擠壓或發達的感覺。
他們很少上身壓縮,下半身相對較發達的身型。
很少上小下大,上半身越跑越瘦,下半身相對橫寬的身型,許多人卻誤以為是因為下半身比較難瘦下來,要多跑才會瘦。
延續頂尖選手的觀察,由於身體位置較為正確,身體有足夠平衡正位的內在空間,能啟動脊柱骨盆深層及其周遭肌群的運作。
也不會產生,人體前側肌群的使用,過優於人體背面肌群的使用。
不會優先啟動下肢肌肉,和人體外在的力量,不會有大腿前側或小腿,相對凸兀發達等現象。
當人體身體位置趨近正位平衡的空間,脊柱足夠立體延伸,頭肩頸一路下來到每個椎間盤,都趨近對的相對弧線角度和支撐空間。
身體控制就會越良善,不僅骨盆會立體正位,也會有不緊繃的空間。
位處最下面的下肢,就會有四個面都立體均勻的肌肉,發揮最有效率且省力的肌肉功能。
亦即大腿小腿臀部的肉,是從內而外,從正位後的骨骼骨盆,一層一層緊密附著長出來的,如老師傅打好根基做出來的麵團。
而非從外直接長肌肉來運用,使這塊比較發達,那塊比較薄弱,這塊比較凸,這塊比較扁,如發酵粉快速發酵的虛空肌肉。
後者,對一般運動,身材保持而言,就易看到,長期綑綁緊張,難以搬動調整,或一旦少練,就很容易鬆垮....等型態的肌肉。
* 歸零調整,重新認識身體
身型修長不是重點,別認為別人本來就比較好,許多肯亞選手也不高的。
人體不論高矮胖瘦,身體位置人體工學正位的排列組合重要性,並沒有不同。
別認為他們是天生的,是天生的跑者,您我也都是天生的跑者。
只是我們被一路走來的生活、活動、運動模式所破壞了,慣性且麻痺了身體的使用覺知。
調整身體位置,調整身體根本,學習正確身體管理和控制。
願意歸零,甚至耐心重來,至少同步進行,才能讓健康、成績、身型,跨出第一步。
大家一同加油!
— 與何中仁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